第二百五十一章 风雨飘零(3/5)
刘彻还有张远他们只觉得公孙弘也是大儒,但是不知道大儒跟大儒都是有区别的。
在学问上,公孙弘估计到死都追不上董仲舒,也就只能够想着当官,这才能赢一回董仲舒。
不过董仲舒要是回了长安城,肯定就没公孙弘什么事情了。
刘彻重用儒家的人,只需要一个人,意思意思给天下儒生看看就得了。
真全用了儒生当官,第一个疯的就是他刘彻。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
刘彻打从心底就不喜欢儒生,他只喜欢儒家那一套适合他搞集权的理论思想罢了。
“下官明白了,新安侯实言相告,老夫心存感激。
稍后回去便让下面的人按照往常的规矩办就是了。”
“既然老先生知道怎么做,那我就先走了。”
张远没有藏着掖着,直接就在建章宫门说出了这番话,有一半是说给刘彻听得。
就是让刘彻看看,我也不是老好人一个,我也树立了一堆敌人,而且我嚣张的很。
公孙弘看不惯比自己有才能的人。
因此对董仲舒和主父偃生出了厌恨。
如今董仲舒远离中枢,对他的威胁不是很大,主父偃却能够能够在朝堂上掀起波浪的人。
而且主父偃是内朝的重臣,公孙弘是外朝的重臣。
刘彻是偏内的,不然也不会临时意起整个内朝出来。
主父偃跟公孙弘的第一次交锋是在设置朔方郡的时候,最终刘彻听取了主父偃的建议。
从这点上就能看出来,刘彻还是愿意听内朝的官员说话。
张远还有卫青这些人虽然背负外朝的官职,可从一开始就是内朝的人。
加官加的就是内朝的重臣。
这样一来公孙弘的心理就更为扭曲。
现在他怎么可能轻易放过主父偃,下一次诸侯王自杀鬼知道会不会跟主父偃扯上关系。
公孙弘也知道张远跟主父偃不对付的事情,所以根本就没有担心张远这一层。
他一回到家就开始奋笔疾书。
他要给刘彻写文书,他不能让主父偃回到长安城跟刘彻见面。
大家都是动嘴的能手,真让主父偃回到长安说不定就会发生什么其他的变故。
“陛下,臣知道陛下对齐国国相主父偃有感情,主父偃确实也为国朝立过功。
可陛下想要剿除诸侯的势力,巩固中央集权,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情。
眼下齐王自杀导致齐国被除对陛下对大汉都是好事,可这件事情却在诸侯王之中引起了震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