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舅哥萧鼎(3/5)
这一点张远倒是无所谓。
只要萧鼎人能够回来要阳都尉府,张远就能够摸清楚萧鼎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其实张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
让他投降了也能够回到要阳都尉府。
这样张远自己的生命安全就握在了自己的手里,而不至于萧鼎投降的事情传到长安城,刘彻来一句诛萧家九族连着张远也给诛杀掉了。
那样真的是要多冤有多冤。
翌日辰时,萧鼎准时敲响了张远的房门。
张远起来就把信塞给了他。
“看完之后销毁,千万别让赵信看见了。”
其实信上的内容除了那个秘密外,赵信都知道。
张远就是为了试试萧鼎。
为了培养自己的这个大舅哥,张远也是费老鼻子劲儿了。
送走两位大哥,张远开始研究驱赶匈奴大军的路线。
要么是在长城以南,不让伊稚斜率领自己的大军向北过长城。
其实这一条路线是最好的。
长城的隘口没那么多。
只要把隘口全部堵得死死的,伊稚斜要么让他的几十万大军下马翻过长城,要么就只能往东一直跑。vp
向南跑基本不太可能。
因为南边是海。
北边是长城,西边是追着匈奴大军的联军。
只是这样一来,之前忽悠乌桓大单于的理由就全捅破了。
西汉的长城最东边一直延伸到渤海,也就是后来的山海关。
这段长城早在燕国的时候就已经修建了,而后汉朝又在燕长城的基础之上加固延伸了。
跟代郡朔方郡的那些长城相比较,这条长城要更简单的一点。
因为大汉没把乌桓人当成是威胁。
而代群一直到朔方郡是匈奴主要的侵扰目标,那里的长城还能分成汉内长城跟汉外长城。
张远想的就是把匈奴人一直赶到山海关那里,到了那就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大汉没有在那里设置关卡,没有城池,甚至没有居民。
只是沿着山脉修了这条长城。
匈奴到了那里就是绝路。
张远搞不懂为什么后世的皇帝要在这个地方修建一道关城。
本来人家辽东的游牧民族就过不来,只要修缮长城就好了,他们想要从这里过就得翻过长城,然后就没战马用了。
整个关城在这里,大门一开让人家进来?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怀容纳天地么。
张远想了想,不太想管乌桓大单于的态度了,只要他反水后面再倒向匈奴那头就不怎么可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