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叔侄连心(1/5)
关于赵廷美的裁决下来了。
贬为涪陵县公,前往房州。
就是那个一直在各种圈进俘虏的地方。
把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发往大山深处去坐井观天,而不是单纯杀掉,也许是一种进步吧。
关于这件事,百官噤若寒蝉,没有人去跟赵普争辩,尤其是赵普的背后站着皇上。
卢多逊作为同谋,发配到了崖州,也就是今天的海南,他家中一批给赵廷美传递过书信、信息的小吏七八人,都被判处了死刑。
这些人再也没想到,送点约饭的帖子、往来的诗文,会引来杀身之祸。
不过也有一个人不服不忿,直接来找赵光义申诉了。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赵光义的大儿子赵元佐。
这孩子年方十五,才刚刚读完书出阁,封了卫王,在中书省办事。
听说三叔被削去了王爵,赶着跑来求见父皇。
“父皇……”赵元佐进来就下拜。
“元佐,什么事儿?”
这孩子是大宋的希望。
这不是说他是男性继承人,而是说赵元佐这孩子,确实是厉害角色。
前年赵元佐十三岁,辽国皇后萧燕燕派了一个使者来到汴梁,天底下的使者,都是合法的间谍,不过除了打探宋人虚实,萧燕燕还有一个计划,就是在宋人当中制造恐怖。
她挑选了一个优秀的神箭手萧承恩,作为使者出使,让他找个机会露一手。
萧承恩这一到汴梁,赵光义听说他是皇后的族人,也是比较重视,虽然大家谈得不好(不然也不会今年打这一场了),但招待得不错,后来赵光义索性就带着契丹人一起出城打猎。
赵光义射了一头鹿,辽国使者就射了一只狍。
看起来是客气,打到的猎物不如你的大,但是事实上也是示威,鹿大,狍子目标小,赵光义射鹿,是自己在下风处射的吃草鹿,萧承恩射的狍子,则是跑动中的狍子。
潘美当时问萧承恩:“像您这样的弓箭手,辽国有多少?”
萧承恩就等这一刻呢。
他开口就说:“我就是一个普通士兵的水平,所以我这样的人,辽国还有二十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