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大脸将军(2/5)
后面一群不明真相的江南群豪和南唐士兵,也都呼啦啦跪下一群。
“混蛋!”周卓成破口大骂,“都给我起来!”
周卓成转向那个将军。
“哪里的圣旨?我怎么没听说?尊驾是哪部分的?”
难得这么跋扈的人,都用了敬语。
“本官是大周检校太保、忠武军节度使赵匡胤!”
“啊!您就是开封军神赵元朗!”孙一进刚刚起来,又跪下了。
这一报名也把周卓成唬得不轻。
周卓成曾经差点死在赵匡胤手上。
前年寿州大战,后周跟南唐争夺寿春城。
那时候老皇爷李璟还在,周卓成带兵和赵匡胤的部队交战,意外地发现这支部队跟自己遇到过的军队完全不一样。
五代的军队,跟唐中期之后的藩镇没有太多的变化,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特质,就是“不靠谱”,大家当兵,主要是吃粮、谋生,没有什么主义、理想。
比如周卓成的军队,核心大概就是一支一千人左右的队伍,这些人有重装的铠甲和马具,一般不轻易出动。
还有大概两千人左右的弓箭手,这些人能不用也尽量不用。
打仗的时候,优先征发那些民夫和杂兵,砍下竹竿,发个枪头给他们,这就是长枪兵了。
有的人有个胸甲,有的根本就只有一个头盔。
等到动手的时候,让骑兵逼着这群杂兵上去消耗敌人的战斗力。
两边都是杂兵打杂兵,竹竿子互相怼。
其实用弓箭手会更好,但是大家都有算计,这是为皇帝打仗,是公事,但是弓箭很花钱,一排弓箭手放一轮,几百贯的箭钱就出去了,军费是节度使自己控制的,你花钱射箭,就可能亏钱。
眼看着敌人一边撑不住了,周卓成再把骑兵派出去打脆弱的那一边,一冲,敌人就跑了。
以前灭闽、灭马楚,跟南汉冲突,全是这一套。
但是大周的军队,完全不一样,尤其是赵匡胤的军队。
从主将到小兵,全都是不差钱要命的打法。
南唐军的杂兵一上去,就被弓箭手射一脸,哭着往回跑,就把自己的弓箭手也冲乱了。
之前可以让骑兵用鞭子抽,但是被箭雨射过没死的人,你用鞭子抽他也没有什么效果,他宁愿你砍了他,也不会再去箭雨下面了。
南唐军就是这么大乱的,而赵匡胤统帅的后周禁军一旦开始冲杀,都是眼珠子通红,全都跟人有仇似的。
“北方人打仗,都来真的!”南唐军相当恐慌。
不光来真的,而且还讲究业务进步。
周军的爱好就是射箭,大家休息的时候都在练,每支箭都觑得亲近,瞄得准确。
赵匡胤带兵,每天都要训话:
1.保卫伟大的皇帝陛下柴荣
2.和我一起结束乱世
3.打完这场仗咱们分钱
一点政治正确,一点理想召唤,最后一点还有升官发财,这兵就越打越厉害了。
一句话:
人家是真的想打仗,真的想杀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