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深入险地(2/5)
“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段梓守拿着羊腿啃着,呵呵大笑。
吃完饭,一起出行的兵丁和队伍已经等在了门外,段梓守牵了马,段美美抱紧了徐咏之:“公子,天冷,你多保重。”
“放心吧,”徐咏之笑笑,“等我回来。”
队伍消失在下一个街角,段美美心里总有一些不安的感觉,她的右眼皮突突突地跳。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阿弥陀佛,不要出事才好。
李筠的驻地在上党,今天的山西长治。
这个人年纪不轻了,但是一个勇武豪迈的人。
他不怕赵匡胤,更不服赵匡胤,因为他的资格远比赵匡胤老得多。
当年后晋被契丹灭亡的时候,李筠就在山西狙击退出中原的契丹军队,大获全胜,那个时候的赵匡胤,还在全国各地流浪找饭吃。
李筠这种老兵,喜欢冲在最前面,但缺乏的,是那种调动大兵团的能力,蚕食一块地,围攻一个州,就是他能做的极限。
靠勇武打赢战争的人,容易变得暴躁、轻率,这就是李筠最大的缺点。
但是李筠家里,却有两个冷静的人。
一个是他娘,一个是他的儿子李守节。
李筠家老太太,是个吃斋念佛的人,每次李筠暴怒要杀人的时候,老太太就会在屏风后面咳嗽,这个统率万人的将军就会立刻恭恭敬敬地进屋去请老娘的安。
老娘总是会劝他:
又要杀人了吗?
给子孙积点德吧。
李筠就会赦免要杀的人,所以大家都明白,遇见大事儿,请老太太出面,将军就会听。
遗憾的是,这个老太太去年就身故了。
但是小公子李守节还在,这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是个识大体、懂形势的人。
就在赵匡胤称帝的消息传到上党的时候,李筠就召集幕僚和部下开了一个会。
闾丘仲卿是李筠的军师,当时就跟李筠说:“将军如果决定抱住这块地方,最好尽快派遣守节公子入朝,第一个向赵匡胤低头的人,会是他最好的盟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