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从太宗组织的一次全国性巡察说起(1/5)
巡察制度自古有之,历朝历代的帝王出于稳固自身统治需要,经常会定期或不定期的委派大臣到各地巡视,借以清除民愤极大的官员,达到整顿吏治、笼络人心、排除异己之目的。
到了有唐一代,巡察制度已相当完备,朝中设有专司弹劾检举的御史大夫,每年都会分片、分批对各地官员履职情况进行考察巡视。
但是由皇帝亲自发动、规模较大的全国性巡察,在太宗执政期间,见于史册的只有贞观二十年(656年)一次。
那么太宗为什么要在这一年组织这次全国性的巡察呢?
在太宗执政晚期,对外战争比较频繁。西北边境突厥、薛延陀等游牧民族时有骚乱,东部边境高句丽屡次进犯大唐属国新罗。为了打败高句丽,太宗甚至亲自挂帅东征。
打仗打的就是钱!战事一起,不少官员借着征丁入伍、筹措军粮之机上下其手,惹得民声鼎沸。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