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唐气象

第66章 可突干铩羽,安禄山问世(3/5)

目录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闰五月,薛楚玉派副总管郭英杰率一万精锐,带着归降的奚族军队进击契丹,屯驻于榆关外(今河北山海关境)。

可突干联合后突厥迎战,奚族军队首鼠两端,临阵逃脱。唐军随之陷入重围,郭英杰阵亡。剩下的六千唐军兀自力战不休,契丹人拿着郭英杰首级劝降,竟无一人肯降,全部悲壮战死!

这种宁死不降的血性,在高宗以后的对外战争中极少见到,说明了唐军将士对开元盛世的高度认同,以及对大唐荣誉的誓死扞卫。

曾经那支横扫天下、铁血无敌的唐军涅盘重归!

薛楚玉坐罪免官,不知所终。他有个儿子叫薛嵩,后来做了昭义军节度使,跟随安禄山反唐。安禄山被灭,他又重新归顺大唐,成为割据河朔的强藩。

玄宗考虑幽州节制十六州,地位过于重要,思来想去把陇右节度使张守珪调整为幽州节度使。

有了名将加持,唐与契丹的斗争形势立即向着有利于大唐的方向转变,不可一世的可突干末日降临!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六月,张守珪大败契丹,遣使向朝廷报捷。之后,又屡次击败契丹。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十二月,在张守珪的持续打压下,可突干困窘不堪,被迫向大唐请降。

张守珪委派官员王悔前往安抚,王悔抵达可突干大本营。契丹上下丝毫没有投降的意思,只是将部落向西北方向稍稍调整了一下做做样子,并派人勾结后突厥,企图杀掉王悔。

王悔敏锐觉察到了此事,好在他早有准备,秘密找到了契丹牙官李过折。

李过折出自大贺氏,与可突干同掌契丹兵权,历来与可突干不和,对其专权妄为的做法深感不满。在王悔劝说下,李过折暗中集结部众,趁夜发起袭击,一举击斩可突干以及由他所立的契丹王遥辇屈烈,率众归降大唐。

猖狂了十三年的契丹枭雄可突干就此败亡!

张守珪得到王悔通知,出兵紫蒙川(今辽宁老哈河上游)迎接。将可突干、屈烈首级送往东都洛阳,悬挂于天津桥示众。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正月,李过折专程入朝报捷。玄宗龙颜大悦,册封他为北平王兼松漠都督。

玄宗赞美张守珪的大功,准备用他做宰相。张九龄不同意,劝谏说:“宰相是代天子管理万物的人,不是用来封赏的官职。”

玄宗问:“那我只给他宰相名份,不让他掌握实权,这样可以吗?”

张九龄答:“不可以!官职与官衔同为国家重器,怎能随意授人。况且守珪只是击破了契丹,您就要用他为宰相。如果让他灭掉奚与突厥,您该拿什么官职来赏赐!”

玄宗采纳了他的意见,拜张守珪为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赐其两子官职,赏赐大量财物。

张九龄的看法实在有失偏颇,当初李世积、唐休璟、郭知运、王孝杰等武将出身的官员都因战功卓着,出任宰相,也没见任何闪失,张守珪为什么不可以!

张九龄只是打心里看不起非科举官员罢了,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在张九龄这些文士眼中,能力才干并不是重要条件,重要的是与他们出身相一致,无怪李林甫评价他是书生之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求生游戏:食物链顶端的男人 谁懂啊,我的死对头竟是逆天奶娃 本宫无罪!摆烂被读心后全员忏悔 盗墓:从研究生到研究墓 禁止离婚!闪婚大哥后很上头 这个修仙过于日常 末世化龙 最强逆袭:开局吞噬仙帝元神 民间风水师从破除邪术开始 风霜剑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