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郭子仪的名帅风范(4/5)
大历三年(768年)八月,吐蕃兵分两路,再次大举进犯。一路直逼灵武,另一路进犯邠州(今陕西彬州)。
八月二十六日,邠宁节度使马璘击退进犯邠州之敌。
九月初一,郭子仪统兵五万出镇奉天,统一指挥各路兵马。
九月十一日、二十一日,朔方军骑兵将领白元光在灵武两次击败吐蕃。
凤翔节度使李抱玉交给右军都将李晟五千兵力,让他进击吐蕃策应灵武。李晟说:“您给我这些兵力,从正面作战显然不够,使用智谋又嫌太多。”
于是,只带一千人西出大震关(陕西陇县以西),在临洮境内屠灭了吐蕃所筑定秦堡,一把火烧毁了吐蕃存放于此的粮食,俘获了堡主慕容谷种,凯旋班师。吐蕃闻讯,即刻解除对灵武的包围撤军离去。
李晟出自河西军,曾跟随王忠嗣征讨吐蕃,号称“万人敌”,后来成为肃宗时期的名将。
因吐蕃连年沿邠、宁方向进犯唐境,马璘所率安西、北庭两军兵力较少,防御起来比较吃力。宰相元载找到郭子仪商量,提议将马璘调整到泾州(今甘肃泾川北)驻防,把郭子仪位于河中的朔方军调来镇守邠州,并许诺用内地租税解决军费供应。
大局意识很强的郭子仪当即同意,大历三年(768年)十二月,诏令马璘为泾原节度使,其原来管辖的邠、宁、庆三州转隶朔方军。
马璘接诏即带领先头部队开往泾州,留下都虞候段秀实做好收尾工作,带其他人员随后跟进。
安西、北庭两军自遥远的西域赶到中原平定安史之乱,长年在外征战,数经驻地搬迁。安西军先后镇守汴州、虢州(今河南灵宝一带)、凤翔,北庭军先后屯驻怀州(今河南焦作西南)、绛州(今山西新绛)、鄜州(今陕西延安富县),几乎没过几天消停日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