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名将之子与皇室宗亲(2/5)
朝廷被迫另外开辟了上津山路(即湖北十堰郧西县上津古镇),南方各地贡赋取道宣州(安徽宣城)、饶州(江西上饶鄱阳县)、荆州,经武关(商洛)运至长安。
沿途修道路、置驿站,用以维系南北交通之需。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落在了时任江西节度使的曹王李皋身上。
为确保朝廷生命线的顺畅无阻,李皋除征调民夫施工修路外,还向沿途的淮西驻军发起了进攻。
三月初,李皋在黄梅(湖北黄冈市黄梅县)击斩淮西军将领韩霜,接着又挥军攻克黄州(黄冈市黄冈区)。
淮西军驻守于蔡山(长江边上一小山,五十多米),这里海拔虽然不高,但临近江面、地势险要,守军又依山构筑有许多坚固的城防工事,使其成为控制水路交通的一座要塞。若想在江面顺利通行,必须把蔡山拿下!
李皋看到从陆路进攻难度太大,便使出疑兵之计,让人放出风声说自己要绕过蔡山,向西攻打由淮西军占据的蕲州(黄冈蕲春县)。为了与此相印证,他亲率水军溯江而上。
蔡山守将担心蕲州有失,只留下少数人驻守,带领军队沿着江边道路向蕲州方向疾进。
离开蔡山三百余里后,李皋突然下令船队调头,转攻蔡山。
在路上奔跑的淮西军,速度再快也快不过顺流直下的舟师,只能眼睁睁看着蔡山被占。
拿下了蔡山,李皋再回过头来一举攻克蕲州。并委派得力将领伊慎、王锷,分别担任蕲州刺史、江州刺史(江西九江,蕲州下游),形成犄角之势互相支援!
至此,南路战场基本被李皋所控,淮西军被迫转入防御。而在河南战场,淮西军的进攻势头仍在继续!
哥舒曜攻下汝州后(河南平顶山汝州),李希烈安排将领周曾、康秀琳出兵三万攻打哥舒曜,试图夺回汝州。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