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古印度数学成就(2/5)
现存最古老的古印度数学着作——《准绳经》便向世人展示了这一点。其中详细阐述了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函数的奥秘,并囊括了如何绘制等面积的正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与圆形、正方形与三角形等精妙方法。这部着作无疑是古印度智慧的结晶,也是数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主要数学成就
公元前 1500 年前后,在古老而神秘的印度教圣典中,人们已经开始探索数学的奥秘,其中不乏各种几何图形的身影。这些简单而精妙的图案,仿佛是宇宙规律的密码,引领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追求。
时间来到公元前 1200 年,古印度的《吠陀经》更是犹如一座宝库,蕴藏着无数珍贵的数学知识。十进制记数法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出现让数值的表达变得简洁明了,为后来的数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公元 5 世纪左右,古印度迎来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阿耶波多。他凭借惊人的智慧和卓越的才华,成功地算出了圆周率的近似值 3.1416。这一成就令世人瞩目,遥遥领先于当时的其他国家达一千多年之久!阿耶波多的杰作《阿耶波多文集》同样令人惊叹不已,书中不仅涵盖了正弦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等高深内容,还巧妙地将数学应用于天文学领域,开创了以数学为基石的天文学先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