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印度高温危机(3/5)
最后一点同样不容忽视,印度的医疗体系承载能力相对有限,在面临红色级别的健康预警时显得应对乏力。根据古加拉特邦当地官员透露的信息,该邦各家医院每天大约需要接收多达 300 名左右因食物中毒或中暑而前来就诊的患者,但值得注意的是,“300 名”这一数据实际上只是一个较为保守的估计值,并没有将地处偏远农村地区的患者计算在内。
此次极端高温天气给印度的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以及公共卫生等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压力,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之下,如何有效应对类似的高温天气挑战,已经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亟待解决的共同课题。
炽热的高温让人类难以忍受,野生动物和家畜同样遭受着巨大的痛苦。持续的酷热已经导致生活在印度最大邦北方邦森林地区的蝙蝠、乌鸦以及孔雀大量死亡。与此同时,持续的高温很有可能导致小麦产量的降低。北方邦农业厅厅长指出,由于 3 月至 4 月间的高温天气对小麦生长产生了影响,北方邦的小麦单产可能会比以往年份减少 35%。
在中国的大部分城市中,最炎热的时候气温接近 40 度。在这样的温度下,马路变得滚烫,仿佛能够灼伤脚底;空气犹如蒸笼一般,炙热的气息让人感到头晕目眩,完全没有活动的欲望。40 度的高烧足以让人神志不清,而 40 度的天气同样可能给人们带来健康问题。一旦气温超过 40 度,空气将会灼伤人体,严重时甚至可能致人死亡。然而,印度的气温竟然高达令人震惊的 52 度,可以想象,这是一种何等恐怖的状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据媒体报道显示,自 2024 年起截至目前,印度境内因酷热难耐而失去生命的人数已至少达到 211 人之多,这其中甚至囊括了十几位印度政府要员。倘若当前这种极端高温天气状况始终得不到有效缓解并一直延续下去的话,可以预见的是,因暑热而死亡的人数仍将呈现出持续攀升的态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