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这就是印度

第95章 印度土邦(2/5)

目录

土邦在实际情况下受条约的约定,权限各不相同。如一种类型接近完全的君主制,这类土邦在财政和税收、司法有更多的独立权限。有的土邦名义上为君主制,王公没有实际权力或权力被削减,直接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仅仅保留有名无实的君主。

但大多数土邦王公对内仍享有很大自治权,是邦内人民的专制统治者,这些土邦拥有自己的政府机构,包括货币、铁路和邮政局等,但在政治和军事上受到英国的控制。他们拥有各种不同称号,如罗阇、摩诃罗阇、纳瓦布和尼柴姆等,也是维护英国殖民统治的社会支柱。

1857年之前,英国设在印度的殖民政府确实长期打压各个土邦,开始的时候,英国人的手法比较粗暴,不断挑唆各邦国之间的矛盾,打算用武力威胁的手段,搞兼并和“削藩”,并且规定,如果一个土邦王公没有儿子,那在王公死后,土邦就会被殖民政府吞并,着名的章西女王就是被这条规定逼反的,并因而触发了印度民族大起义。之后,英国殖民者接受教训,改变对印政策,决定保留并扶植土邦。1858年,英国颁布《维多利亚女王宣言》,宣布放弃兼并政策,承认土邦王公政权,以笼络人心。1877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宣布兼任印度女王,全印土邦归其直接统治,土邦制度最后形成。由副王(即印度总督)行使对土邦的最高主权。

由此之后的近100年时间里,直到印度独立前,印度的土邦王室就开始了与英国的关系可谓是如胶似漆。印度大陆上所有土邦都活得好好的,一个也没少,而这些土邦的王公也对英国给予了大量的支持,英国人打仗没钱了,这些土邦就主动发行战争债券。英国人缺少士兵了,那这些土邦就鼓动自己的人民参加英国的军队去与为英国军队卖命。通过英国政府的拉拢,印度各土邦从此成为了“不列颠印度统治权的基本支柱”。特别是四个地盘最大,最有钱的土邦——巴罗达、迈索尔、海德拉巴与查谟和克什米尔,它们的王公(也称大君)来伦敦时,都会享受21 响礼炮迎接的待遇,在礼宾和招待规格上,等同于欧洲君主。

后来随着统治的稳定,英国又进一步削弱了土邦王公的权力。由于土邦面积大小不等,实力各不相同,英国殖民当局,废除了大部分实力弱小土邦王公拥有军队的权力,只有几个大型土邦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通过这些措施,英国基本实现了对印度地区的整合。

至1947年印巴分治前夕,全印土邦面积114万5千平方公里,人口近一亿。至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全印共有土邦562(一说600)个,成为东印度公司各种形式的藩属国,其中最大的15个土邦分别海得拉巴土邦、克什米尔土邦、迈索尔土邦、马拉特联盟、旁遮普土邦、孟加拉土邦、信德土邦、奥德土邦、海得拉巴土邦、卡纳塔克土邦、马德拉斯土邦、马拉特联盟、旁遮普、迈索尔、孟加拉和信德土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快穿之各界人生 穿越,穿越,再穿越! 改命记实录 乡村快活小傻医 被迫营业:人在东京当中医 长生修仙:老夫以苟证道 至尊崛起:从被炼神塔认主开始 万族争霸:首杀奖励超神建村令 末世,从看见血条开始 携空间,炼神丹,绿茶帝君求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