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路漫漫且行且珍惜

第128章 李淳风(1/5)

目录

隋仁寿二年,月降生于岐州雍,取名为李淳风。

他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等。

李淳风的父亲李播,在隋朝时曾任县衙小吏,以秩卑不得志,弃官而为道士,颇有学问,自号黄冠子,注《老子》、撰方志图十卷、《天文大象赋》等。

从小被誉为神童的李淳风在其父的影响下,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天文、地理、道家、阴阳之学。

隋大业七年,9岁的李淳风远赴南坨山静云观拜至元道长为师。

隋大业十四年,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

唐高祖武德二年,时年17岁的李淳风回到家乡,经李世民的好友刘文静推荐,成为秦王府记室参军。

唐太宗贞观元年,25岁的李淳风上书,对道士员外散骑郎傅仁均所着的《戊寅元历》提出18条意见,引起时人重视。

太宗采纳他的7条意见,授他将仕郎,入太史局供职。

在执掌天文、地理、制历、修史之职的太史局,充分展现其才智,鞠躬尽瘁40年。

李淳风在太史局学习和研究天文、历法、算学以及天象仪器,颇有所得。

不久向唐太宗上书,建议改制浑天仪,太宗欣然同意。

于贞观七年,终于制成新浑仪,即铜铸浑天黄道仪。将古代的两重浑仪改为三重,最外为六合仪,中间是三辰仪,最内系四游仪。在此之前的浑天仪,只相当于四游仪及六合仪两个层次。

此仪黄道经纬、赤道经纬、地平经纬均可测定。太宗以功加授李淳风为承务郎,令其将浑仪置于凝晖阁。

他在研制浑仪过程中,研究了古代浑仪的发展与特点,写成《法象志》七卷,评论了前代浑仪得失之差。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女王爷 那些走不出的cp们 青云重山 困龙斗一 九叔世界任我闯 我有个乖崽崽叫扶苏 离婚后,闪婚植物人总裁一胎三宝 开局瞎子,我让校花愧疚一辈子 红棺美人 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