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晋解放的发家史2(2/5)
地多了总得种粮食吧,粮食多了弊端就显现出来,几千上万亩的小麦玉米大豆收购价格低廉,除了小部分做了饲料外,其他的利润稀薄,上交了农业税后几乎等于白干。
八十年代后期,各种私营经济全面开花,晋解放也开始了他的骚操作,把目光转向了农产品深加工。
面粉厂,食用油,饲料厂,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
饲料厂的成立让县里看到了希望,提出以酒厂的产权换取一千多位工人的安置问题。
可饲料厂大部分都是机械化加工,哪里安置了这么多工人,方案被一口回绝。
粮油行业的利润不高,野心勃勃的晋解放怎会满足于此,一次和某个面粉厂客户闲聊中得知,现在的方便面很火,各个厂的产量几乎拉满。
晋解放动了心思,饲料厂用不了这么多人但食品厂可以啊,但连年疯狂的扩张让他已捉襟见肘。
于是他找到了县里,同意以酒厂的产权换取一千多号工人的安置问题,但前提是需要县里提供三千亩的建设用地和两亿元的低息贷款用来建设食品厂。
建食品厂,县里全力支持,可两亿的贷款县里做不了主,便汇报到了市里,对于晋解放这个明星企业家,市里也是高度重视,可市里也从没有过给私营企业贷过这么大笔的款项,于是便僵持了半年时间。
直到一位空降河东市挂职的副书记到来,在调研了晋解放的所有企业后,直接拍板。
没多久后,一座现代化的食品厂拔地而起,伫立在晋陕豫三地交界处,而被置换回来的酒厂便被扔在这里,留下了小部分工人继续生产,其余全部去了食品厂。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