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你怎么才来呢(2/5)
匈奴人擅长骑射,史书记载,“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
汉人作为农耕民族,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劣势,就像后世所说的,不要拿你的爱好挑战别人的饭碗。
汉朝采用的是义务兵役制,成年男子服役两年后转为预备役。哪怕汉武帝时期为反击匈奴设置了很多常备军,在骑术训练上也无法与在马背上长大的匈奴人相比。
汉军与匈奴比拼骑射,就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好在卫青及时改变战术,利用大汉铁制武器和铠甲的优势,结阵冲击匈奴,以短兵相接的突骑战术代替骑射比拼。
战法的转变带来丰厚的回报,收复河套地区,击溃右贤王,都有赖于突骑战术。要是还能进一步缩短骑兵训练所需的时间,提升骑兵战力,减少战马损耗,不仅能更快的击垮匈奴人,还能节省下来一大笔军费,毕竟战马是非常值钱的。
在卫青面前陆鸣也不好卖关子,直接说道:“一共三样东西,分别是高桥马鞍,双边马镫以及马蹄铁。”
说完又分别介绍了一下这几种东西的样式和作用。
高桥马鞍和马镫都是起到固定和支撑作用的,高桥马鞍防止骑兵前后滑动,马镫能让骑兵在马上有借力的地方,而且身体也更加稳固。
此时的骑兵飞奔之时只能靠双腿夹紧战马,容易失去平衡而向两侧歪斜,这种骑马方式没有长期训练根本无法在战马上作战,这也是大汉骑兵在骑射水平上比不了匈奴人的关键,马都骑不稳,你还怎么开弓。
除了天赋异禀外,也就只有李广这种家学渊源,从小就能骑马的人才能在这方面和匈奴人一较高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