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你装什么好人(1/5)
“陛下,军中将士学习文字不仅费时费力,就算学会了又能如何呢?”
董仲舒不理解,为什么要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然他已经听说朝廷准备推行新的军功奖励制度,但在他看来,这不过是给那些良家子的好处,这些人本就非富即贵,有家学传承,这个奖励对他们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
刚才所说的去军中传授文字,显然不是为了这些良家子,而是那些根本不认字的兵卒。
就算这些人学会几个字又能怎样,他们读不懂儒家经典,体会不到圣人的微言大义,就算有考试的机会也比不过那些埋头苦学的太学生。
董仲舒怎么也没想到,陛下是真的打算教那些人读书识字。
又能如何?
难道要朕告诉你,这是为了笼络人心,是为了鼓励广大百姓踊跃参军么。
大汉百姓要承担各种徭役,兵役就是其中之一,从二十三岁开始,每个成年健康的男丁都要服一到二年的兵役。
若是到中央来当卫兵,待遇相对来说非常优厚,不仅提供来回的路费,供给日常吃喝,连穿的都不要钱。
但如果是到边郡当戍兵,所有的花费就只能由服兵役者自己负担了。是朝廷不想负担这笔钱么,是也不是,最主要的是没钱啊,数量太大,负担不起。
刘彻当初之所以会那么痛快的同意陆鸣的想法,就是想借此改变一下大汉的兵制,要让服兵役从一个不太好的差事,变成一个更有吸引力的差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