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强袭步兵的新装备(2/5)
华雷斯采购的这款设计却是在战前美国海军舰载无人战斗机的设计方案基础上大幅度修改而来的,采用了小型喷气式发动机,速度最高可以达到一马赫,而且关键在于可以实现短距离甚至垂直起降,如果加载了高级智能控制芯片,理论上甚至可以自主降落在“巨鲲”的机身上,唯一需要做的改动就是在“巨鲲”的背部加装一个可供无人机起降的短距离平台,可以使用升降机在不用时把无人机降回机舱内,这种的好处很多,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携带数量更多的战斗无人机,必要时甚至可以把“巨鲲”作为一架无人机母舰来使用,而且这种无人机可以携带四枚空对空导弹,火力不俗,必要时甚至可以携带对地攻击弹药,但是在米诺夫斯基粒子的范围内作战的话,它的作战范围极短,无人机如果遭到针对性的电子战,很容易被黑入甚至被敌人控制。
另外一种设计方案就比较有趣了,它并不是一种护航机,严格来说是一种可以装在运输机上的高精度空对空导弹,或者说一种发射系统。
也就是说,它的目的就是把运输机变成一个导弹发射平台,借助出色的高精度视觉识别导弹在米诺夫斯基粒子的影响范围内,依靠比一般战斗机锁定距离更远的空空导弹来防御来袭的敌人攻击,同时这种导弹还具备一定的反导弹功能。
把“巨鲲”变成一个会飞的导弹发射器,这倒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似乎比带几架护航的无人机要靠谱一些。
而哥伦布基地科研部的意见则是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在“巨鲲”机身和机腹的位置上安装技术相对成熟的对空激光拦截系统,这种系统脱胎自原本的京都北方混元伞基地的激光弹道导弹拦截系统,在经过了多次升级和改进之后,这套系统可以使用激光雷达配合抗干扰性极强的新式雷达来实现一定范围的高精度导弹拦截任务,如果用于对地方敌方战斗机的拦截的话,同样威力不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只是有一点,这套系统体积也不小,如果装在“巨鲲”上倒是有地方,能源供应也可以用机上的反应堆,但是装了这个之后,“巨鲲”的装在能力估计也就少了差不多四成,到时候还运个毛线。
不过莫白倒是有了自己的新主意,既然“巨鲲”可以作为运输机,那么改为指挥机和预警机也只是时间问题,既然如此,改装一架聚集指挥和预警为核心的大型飞行器,同时还有空间兼具防空导弹阵地的作用,是不是很合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