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建一座宫殿?(3/5)
在当前这个宇宙中,像炙阳星和创阳星这样一个大恒星带着一串行星的星系算是少数派,大多数的恒星系统都是两颗,三颗,甚至更多颗恒星互相纠缠组成。
这样的多星系统中,因为引力条件复杂,很难形成大型固态行星,即便是有,也会在恒星的交互运动中被撕扯碎裂,逐渐消散。
广阔的宇宙之中,除了恒星行星等大型天体外,并不是完全的一片虚空,而是分布着不计其数的从微观粒子到陨石,小行星一样的星际物质,恒星和各种行星等大质量天体的总量,甚至还不如这些星际物质多。
星际物质的主要成分就是氢和氦,虚空中的星际物质在引力的作用下旋转着逐渐向中央聚拢,只要星际物质足够多,凝聚压缩到了一定程度,氢和氦开始聚变,就形成了新的恒星,新恒星巨大的引力继续吸引其他的星际物质围绕在周围旋转,慢慢的演变成一颗颗行星。
如果新的恒星质量不能占据统治地位,其他的星际物质继续聚拢,又会形成第二颗恒星,这就是双星系统。
单星系统的恒星通常都像太阳一样,占据整个星系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质量,剩余的物质不能形成最小的恒星,只能形成核心无法发生聚变的行星,从松散的星际物质到类地行星,这个过程通常都要几亿年,几十亿年才能完成。
行星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如果不能产生大量的水,或者适宜的温度以及其他必要的条件,也不可能会有地球类似的生命诞生,即便偶然诞生出来,在各种地质,气候变化过程中,集体性灭绝也是大概率的事件。
一系列的条件尽管苛刻,却并不是十分罕见,曾凡发射将近两千个探测器,随着探测范围的不断扩大,适宜生命存在的星球已经发现了数百颗,这些星球的条件都以地球为标准,比金星的条件那可是好太多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