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邦彦的三问(3/5)
宰相,三公之首,权柄滔天,就连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是设置三衙,又是设置枢密院,设置率臣等等手段,来削弱相权。
可是,现在的时局,枢密院话事人蔡攸,不吭不喘,闷头做事。
三衙指挥使更是直接空缺,自从梁世成刺杀沈从逃亡临安之后,就一直空缺到了现在。
太子年幼,皇后虽是将门之后,但是这大宋禁军调度、粮草皆由李纲一人把控。
真的要反击,那就是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漂杵。
李纲的整体实力虽然不如将门爪牙,但是有天子大义,也能够和将门杀的你死我活。
“这种为了大义舍私利,某做不到,今天算是见识到了。”李邦彦感慨万千。
官家走的时候,故意没有设置三衙指挥使,枢密院让蔡攸做个人形图章,目的就是增加李纲的权柄。
“我相信我做的事,官家不会怪罪。”李纲非常确信,官家如果面临这种情况,他在这个多事之秋,也会为了保存实力,选择妥协。
妥协的多了,这大宋和过去,不会有什么分别。
李邦彦听明白了李纲话里的意思,官家也会选择保留实力,不给异族可乘之机。
李邦彦不得不叹服,这君臣二人,没一个人把权力看的多么重要。
这李纲做了一个月的宰辅,见识就已经如此非凡,也是奇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