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一妙字(3/5)
所有人不分勋贵、不分老弱一律平等?天下就没这个道理。
李纲知道表现自己作用的时候到了。
他其实一直以为官家御驾亲征前后这段时间,官家表现的从谏如流,只是为了应对危局,才表现的那么仁义和宽恕。
现在看官家的样子,似乎是真的本性如此。
“依法治国的出发点,绝对是好的,臣也听懂了官家话里的意思,但是现在不是普及这个的时候。”
“臣要说的其二,就是前些年党争弄的民不之法,法不束民,百姓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法,怎么去遵法?”
“但是礼,却是根深蒂固,所以,现在的大宋朝,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不适合依法治国。”
李纲客观的陈述了他为什么反对现在推行依法治国理念,他不是反对这个理念,而是反对这个时间节点。
“官家,臣记得当时官家突然起了兴致,到了臣管的广备攻城作,问了臣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工匠们用雕版印书。”
李纲这话一出口,赵桓有些懂了,为何李纲如此反对自己的依法治国。
识字率。
其实李纲之前说的那些他都懂,也曾经权衡利弊的考虑过,最终他还是决定不赐下赦免诏书。
目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趁着这个案子,把这个理念普及下去。
但是最后一个识字率上,赵桓是真的没想到,识字率是个老大难。
不识字,则不可能知道法,而且也没有任何的普法教育和工作,不是专门司职的大理寺卿的大学士们,甚至都不知道法。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