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生意场上说生意(2/5)
不是种苗幼仔要钱,就是跟村民要什么保证金,最终也都是烂尾或骗人项目。
而这个提前就给钱的,一看就有保证,而且还有乡里负责担保,省农科院给予技术服务,村民们对于这些国家机构,还是比较相信的。
然后还有药厂保证收,你说人家没可信度,那个骗子会先捐十万给村里修路,虽然四寨没轮上,但至少明年还有希望。
常秀康和陈淑英感受的,全部是农民的淳厚和热情,感动的常秀康差点再捐五万块钱出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他们本事比什么都强,主要是让他们有致富意识,知道这样干能发家致富,免得他们只知道收着这一亩三分地,或者说想挣钱了,只能去外地打工。”杨辰知道,打工就是一条不归路,一旦踏上了打工这条路,就很少有人能够脱离。
打工是好事不是,是,没办法的话只能去打工了,但凡有一点门路,谁愿意外出去打工。
特别是家中有父母妻子儿女的情况下,造成了留守老人、妇女、儿童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
陈淑英感觉到了杨辰的悲伤,却不知道杨辰为什么悲伤。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