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甘草泻心汤(1/5)
李介宾微微颔首,表示同意:“刘教授真是目光如炬啊!没错,正是甘草泻心汤。”
然而,老刘却心生疑惑地问道:“甘草泻心汤并不稀奇,但这里面添加肉桂和附子又有何深意呢?”
此时,一旁的老唐由于对经方并无深入研究,思维明显比其他人滞后了一些。
甘草泻心汤, 是仲景五泻心汤之一。
张仲景的泻心汤之所以被命名为“泻心”,是因为古代人心下所指代的往往并非真正的心脏,而是心下的那个部位,大约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胃部。
这种观念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并且在经方派和古方派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所谓泻心,其主要治疗对象是胃痞症状。
若是按照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来理解,或许更应该将其称为“泻胃汤”,这样会更易于让人明白。然而,如果真的采用了这个名称,岂不是瞬间降低了它的格调?
毕竟,一个富有深意且雅致的药名总会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所以,“泻心汤”这个名字不仅准确地描述了药物的功效,还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
在众多的泻心汤方剂之中,要数半夏泻心汤最为出名和经典,甚至可以将其称作治疗肠胃疾病的首选良方。
与之相比,其他种类的泻心汤则显得声名不够显赫。就拿甘草泻心汤来说吧,它同样能够用于医治胃肠炎等病症,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者们经过实践探索后意外地发现,对于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这一顽疾,该药方竟然具有更为显着的疗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