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北宋钱乙(4/5)
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
肺主喘,实则闷乱喘促,有饮水者,有不饮水者;虚则哽气,长出气。
肾主虚,无实也。惟疮疹,肾实则变黑陷。
—— 《小儿药证直诀》之“五脏所主”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种辨证方法不仅适用于内伤杂病,而且还适用于外感热病的情况,因此钱乙对脏腑辨证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脏各有所主,亦有虚实之分。
钱乙在论述前四脏时均有清楚写明“实则...”、“虚则...”,唯独肾脏,仅提出“肾主虚,无实也”,这也是后世“肾无实证”学术思想的由来。
如果仅仅如此,钱乙也难担得起一个“圣”字,难得的是他根据五脏主病所立的方子,均有奇效,更加更加难得的是,口感还不错,小孩儿喝着都顺口!
心气热,导赤散主之;心实热,泻心汤主之;心虚热,生犀散;心虚肝热用安神丸。
肝实热,泻青丸主之;肝肾俱虚用地黄丸滋水涵木。
脾实热,泻黄散主之;邪热伤脾,用玉露散;脾气虚,则用益黄散(陈皮、丁香、诃子、青皮、甘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