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知音难求(1/5)
用脏腑辨证看这个病案。
咳嗽日久,干咳无痰,舌质偏暗,舌苔不腻,脉象显细,可辨为肺阴虚证;
咳嗽呈阵发性,考虑风邪内滞;纳可、便调,说明脾胃无损,病在上焦。
治疗可以考虑以养肺阴为主,兼祛风邪。
从这个角度来说可选用沙参麦冬汤或者养阴清肺汤加减。
脏腑辨证,便是病位辨证,咳嗽跟肺有关,那么就是肺系疾病,随后再根据气血阴阳痰饮瘀毒去配个性质,这么就得出来个证型,随后就可以出方子了,而这个方子是针对的这个证型,很有可能对于病症的改善,并不是很明显。
中医内科学教材分章节就是这么分的,肺、脾、肝、心、肾、气血津液、肢体经络。
理论很好,根植于中医理论,也很简单易懂,上手也快,就是按图索骥就行,找个小学生都能出个方子出来。
但是,这个效果嘛......很多中医毕业生上班了不会开方,开方效果不好,也不是跟这个没关系的。
“脏腑辨证就如此不堪吗?”中年大夫叹气道:“可是学校里面就是这样学的呀,教也是这样教的。”
“那是为了你们安全行医,朝廷首先不是你们能治好病,而是别出医疗事故。”李介宾吐槽道:“而且脏腑辨证本来就是有配套的药法的,张元素的脏腑辨证与遣药制方论是相辅相成的,而编教材的时候,则是将各种不同的方剂都试图给充填到脏腑辨证这个框架下,想法很好,但是简易了环节的同时,也削除了这些方子本身的最大优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