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马艺的建议(4/5)
马艺真真正正是为胡铭晨考虑,她怕这么一颗好苗子给毁了。
在杜格乡,到城里去上中学的之所以很少,一方面除了教学质量低下,很难有学生可以考到城里的好中学之外,另一个现实因素就是经济条件了。
孩子到城里读书,其开销远比在乡里面要多得多。学费杂费,住宿费餐饮费,来回的路费,就连穿衣穿鞋都会要多花很多钱。
在乡里面,大家条件差不多,穿好点穿烂点,没人会说什么。可是到了城里,面对着城里的孩子,要是自己穿着很寒酸,就会被嘲笑,会产生心理负担而自卑。
“谢谢马老师的建议,其实......我也是想到城里去上中学,不过,到底是去你说的县一中还是市里面中学,我暂时还没想好。”胡铭晨老老实实说道。
“当然是去县一中啊,市里面那些中学的升学率还没县一中来得高,尤其是高中阶段。能够每年都有学生进北大清华的,就只有高山一中和矿务局一中,市里面中学,从一中到八中,都没这两所学校好。”马艺强力推荐和分析道。
市里面的中学干不过县里面的中学和厂矿的中学,这是由当地的历史环境造成的。
县一中是老牌中学,解放前就存在,底蕴深厚,而且接收的又是全县最优质的生源,其教学质量自然始终名列前茅。
整个高山县二十几个乡镇,几乎每个乡镇的前五名都被县一中给囊括,有这么好的生源,再加上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其每年高考的成绩都很抢眼。
凉城市还有一个矿务局,是六十年代设立了,当时是为了开发凉城的矿产资源。
在整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乃至于九十年代初,人们找工作最想去的并不是什么地方上的公务员,而是国有大企业,工资高,福利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