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复杂(3)(2/5)
布告云:往日,沪西越界筑路地区之居民,均向租界警方报告涉及和平与秩序的诸案,是为错误做法。盖因工部局警务处仅对街道而非道路之间地段拥有警权,而此属中国控制区域。日后,沪西居民当向沪西警察分局而非工部局警务处报案。
这一布告由沪西警察分局局长王德林签署。
当时,1939年1月,伪警察局沪西分局并无力量给沪西带来法治和秩序,尤其是在鸦片馆和赌场的数量与日俱增以后,更是如此。
但是,警察局长卢英也在不断地扩大西区的警力规模:从1月份的64名巡捕增加到2 月初的230名,约有半数之人在巡逻时携带手枪或步枪。
华籍巡捕也得到毛内宪兵分队(驻扎在极司非尔路94号,与92号的沪西警察分局相邻)的支持。日本宪兵队为中国警察配备了 8挺机枪,但是在需要时才供应弾药。
随着警力的增强,中国警察在工部局警务处面前越来越有自信,他们得到上海市政府的指令,“在沪西越界筑路地区的警权问题上,要对租界当局持强硬态度。”
沪西分局并将巡逻者减少到六组(每组五人)装备良好的巡捕:每枪发给五颗子弹,而非原先的一颗。这意味着持枪的巡捕减少了,从而降低了兵变的风险。
同时,也满足了增加弹药的要求。沪西的武装歹徒不断增多,以及賭场、烟馆周围都需要装备精良的巡警。至1939年4月,上海伪政府的正规警察增加到5 155人,比2月份几乎上升了 6°。
4月10日,日军特务部也设立了一支武装警察部队,由 400名投降的中国游击队员组成,全都配备武器。当时的报酬是每月10元,并答应此后为每月20元。
武装警察的总部设在西区的黄家花园,由曾在吴陪孚麾下担任旅长的韩钧指挥。而日军特务部的顾问,是个名叫西村的上校。
其情报室或侦缉队以顾祝华与胡安邦为首。后者此前曾是从事毒品买卖的青帮党徒。日本人最终计划为武装警察招募15 000名准军事警察,每人配备一支步枪和50发子弹。
与游击队搏斗的200名伪警官可获每月30 元的报酬。他们驻扎在总部,其余的人则平均地分布在沪西与浦东的各分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