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变化(2/5)
别说工业化飞速发展,就算工业化正常发展期间都不应该出现这种现象。
国家可能比较要脸,不太可能出面自己印刷小面额美金,但何雨柱也就一厨子,要脸干嘛,做一桌菜出来还不是满脸油烟,所以何雨柱印刷小面额美金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想着国家欠债近百亿卢布,按照官方牌价也是大几十亿美金呢,历史上明后年就是北方大国的催债时间,这印小面额美金的事情,不能停啊。
于是每月一号,红星车队都会在广场卸下几亿美金的小面额美金,广场这边既不问来路也不问去向,检查无危险品之后立刻上交——大量外汇在这个时代就是烫手山芋,谁沾谁死。
钱是好东西也是英雄胆,有了钱之后,南洋的稻米和橡胶以及热带水果,成船的向国内运输。
南美的肉制品也装上了冷冻船被一船船买回来。同样被商务部挥舞着美金买来的,还有欧洲的设备,主要是东欧的机械设备,东欧各国也缺美金啊。
像是东德,工业能力在社会主义国家之中排行第二(放眼在全世界东德的工业能力也能排到前六),卖掉一些自己能生产出来的机械设备换成美金,立刻就能从国际市场上买回咖啡豆和烟草粮食等东德急缺的物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