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恶狼谷(4/5)
在听说太上皇传位于宋钦宗赵桓之后,徐宁对这个赵家朝廷就失望透了,一个没有担当的朝廷还有什么希望可言。在听说李纲一个对军事一无所知的文官,凭借一腔热血来主持京城防卫战的时候,徐宁的第一反应就是大宋危矣,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才有了为汉王效忠的念头,所以在汉王感召的时候,他第一时间选择了效忠。这不是简单的听从军事指挥,而是一种死心塌地的效忠,哪怕是汉王黄袍加身,他也会义无反顾的效忠。
将军,最能证明自己价值的一定是战斗,在正面击败敌人,击败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才能够体现出来统兵才能。
徐宁率领一万大军负责拦截完颜奇哥,这个家伙对完颜奇哥还是十分了解的,因此做了针对性部署。
一万大军死死地盘踞在官道之上,左侧是双木河的分支,河面很窄只有两丈有余,可是河水很深,河流湍急,金军压根不可能策马前行,除非是借助羊皮筏子,在禁军眼皮底下用羊皮筏子过河,那简直是笑话。官道的右侧是一望无际的树林,密密麻麻的,步行可以穿越,至于战马然是行不通的。
徐宁是一个擅长因地制宜布置战术的将军,他用兵十分的灵活,这点和汉王十分的相似。这次,根局地形,他就迅速制定了战术。
两千弓箭手埋伏在树林之中,一方面可以借助树木的掩护射杀从官道上突围的金军,另一方面防止金军放弃战马,从树林之中撤离。至于河边倒是没有特别安排部署,只不过大军整体防御方向靠近河边,只要是金军想要借助羊皮筏子过河,那么第一时间就可以做出调整进行拦截。
八千禁军分成三个层次进行布防,首先在最前面的地上撒了很多铁蒺藜,来延缓金国骑兵冲刺的速度,紧跟着设置下了路障,使得金国骑兵没有办法一上来就冲击禁军的战阵。一千弓箭手在路障的后面来射杀金军,就是让金军在拆除路障的时候付出一定的代价。一句话,金国骑兵想要冲击的话,那就只能踩着金军的尸体前行。
一千弓箭手在完成阻击之后,迅速朝树林里面前进,有树林里的弓箭手负责掩护,撤退的时候,不会被绞杀。一旦进入树林,就等于是三千弓箭手联合防御。
四千禁军布下长矛拒敌阵,第一排士兵半蹲着,前面竖起长盾,一个个的盾牌用铁链连接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钢铁城墙一般,长矛从盾牌的缝隙之中朝外,一丈长的长矛呈现四十五度朝外,士兵双手紧握长矛,在金国骑兵冲刺的时候,长矛从下朝上刺马腹部。
第一排士兵五百人基本上是在长盾牌的掩护之下,避免被金国骑兵射杀。他们在完成了第一轮的阻击之后,会在第二排士兵的掩护之下迅速后撤,并且抛弃盾牌,长矛,换成刀斧,在后撤之后和金国骑兵展开近距离的厮杀。
第二排士兵五百人手中的长矛足足有一丈五六长,他们是在第一排的掩护之下,基本上避开了金国骑兵射杀的距离,只要是金国骑兵冲过第一道防线,他们就会用超长的长矛去迎接骑兵的冲刺。长矛阵密密麻麻的,就像是刺猬一样,即便是金军猛如虎,也会被刺成血淋淋。
第三排士兵使用的反而是短矛,这种短兵器使用起来比较灵活,刺杀的目标就是金国骑兵的战马,大概有三四尺长,要远远长过金军手中的兵器,但又比长矛灵活,可以反复刺杀敌人。而长矛基本上只有一击,无论是否击中敌人,都很难再次刺杀出去。第三排士兵足足有三千,这是和金国骑兵混战的主力,只有他们和金军纠缠到一起,后面的弓箭手才会发挥威力。
在长矛拒敌阵后面是三千弓弩兵,他们要用远程的射杀,来缓解前军的压力,当然他们也是最后一道防线,一旦金军突破了,那么就只能迅速撤离,眼睁睁地看着金军离去,子啊也无法拦截,这就是步兵对阵骑兵最大的短板所在,只要被骑兵突破,战斗就结束了。
此战的关键在于长矛拒敌阵是否能够,在后面弓箭手以及树林弓箭手的掩护下扛得住金国骑兵的冲刺,因此徐宁亲自居中指挥,摆出一副不成功便成仁的阻击架势,不过他也清楚,金军没有到鱼死网破的时刻,也不一定会拼了命的突围,只要是士兵克服步兵对着骑兵时的心理恐惧,即便是金军从那个这里突围出去,也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