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书名的争论(3/5)
他信奉的是堂堂正正,追求的是坦坦荡荡,走的是阳光大道,他笑着安慰老厂长:
“这不我来了吗,咱们把我带来的这个产品做好,印刷厂肯定飞黄腾达。”
杨晓帆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把话说的既低调,又温暖,还很有霸气。
这句话把刘前进和张秀琴都给说开怀了,一起笑了。
闲聊了一会儿,敲门声音响起,进来一个厂办人员,说一切都准备好了。
在刘前进的带领下,几人起身前往了小会议室。
宣传工作是华夏工作的特色工作,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十分严密。
发行书刊并不是十分简单的一件事情。
印刷厂虽然要到了书号,但是想确定出版书籍,还是需要审查的。
本来出版审查这项重要工作,应该是由出版社具体负责承办的。
刘前进厂长为了缩短时间,加快节奏,越俎代庖,大包大揽。请来了出版社的一位老编辑,还有新华书店的一位老销售。
连同厂里的设计室、财务室、编辑室有关人员,成立了一个临时书籍审查组,现场进行办公。
会议室里的气氛还是相对正规的,毕竟要在商言商,严格履行程序。
一本书出版的成本费用不低,最关键还有政治要求。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