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春闱(1/5)
自从科举制实行以后便打断了世家大族对朝廷官员的垄断,使得寒门子弟有了上升的通道。
但寒门并不是广义上的包括平民百姓。
在古代,书籍都掌握在士这一阶层。
所以,寒门指代的是那些已经没落的士族,他们手中握有书籍,还有土地。
所谓的耕读传家就是指代的这类人。
以前读书不仅费时费力,还费钱。
且录取率低得惊人,几十年未中者比比皆是。
科举制到大魏这一朝,相关的规章制度已经十分完善,还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教育系统来不断地培育人才。
不管是什么阶级都能进入各地的书院学习,通过科举来改换门庭。
大魏如今国力日渐强盛。
元成十九年的春闱更是开国以来之最。
因为各地之间的官道现在已经十分方便,这大大让进京赶考的举子节省了不少时间。
并且地方官府有钱的还出路费资助,铁路贯通的地方甚至对赶考的举子免费乘坐火车。
所以此次进京赶考的人远超历年,足足有上万人之多。
二月初九。
茫茫的春雨中,从各地而来的举子通过层层的搜查步入考试的贡院内。
会试是大魏最高级别的考试了,通过了会试才可以进入殿试。
前来参加的举子要在贡院的考场内里待九天六晚,期间不准外出,吃喝都在自己的考位上。
这九天时间共分三场考试,一场三天时间。
会试主要考察的是经义、论、策和诏、诰、章、表等能力。
第三场才考的策论。
二月十五。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