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恩师的严教(3/5)
另外柳永又想起那箱在相国寺的寄存物,有了些钱好奇心就又冒了出来,毕竟有些神秘,很想弄个明白。
想来想去还是下周再说,这周的二十两恐怕办不了这么多事。
《雨霖铃》开始流传,这个星期五就会在文人墨客间传阅,但要等到再下一周的周二才会在坊间传颂,文坛之事都是提前准备好,并不追求迅速传播。
通常文坛也要求各流传作品至少得存稿三首,柳永这周三交了第三首,算是勉强达标。
几首小令投稿之前,柳永都抄写备份了,因为原稿无论中选与否都是不退的。
然后按要求在作品的最后一页背面写上了籍贯、住址、姓名、年龄、出身、联系方式,以及个人经历。
投稿参加个文坛评选居然要个人经历,难道能否中选与个人履历和表现也有关系吗?
幸好柳永当年听了母亲的话,没有结交权贵,如果与官场势力扯上关系,别说展露才华,连进有些书院求学都不被允许。
周三去教坊上班前,柳永将投稿和《雨霖铃》第三首成稿都给师师送了过去。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文坛评选收稿地址就在太学院内,师师说她将亲自送达,免得中间环节出错。
见柳永还要匆匆去教坊工作,师师有些心疼:“柳郎得注意歇息,或许该考虑重新安排时间了吧。”
接下来柳永每周有酬金,收入已不算少,其实没必要太拼命,花费十几天的上午去赚那二十两,看上去有点不划算,应该把心思更多放在创作上,不要过度损耗精力。
涉及赚钱是很私密的事,师师说得很委婉,不好贸然劝他放弃其他营生。
柳永领会好意,但暂时还不打算辞工,几首小令忙完了,在没有其他规划之前,每周完成一首词作其实颇为轻松,在教坊工作也并不太累,而且还能听很多曲。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