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密令(2/5)
我确信,圆筒里没有什么声音,这才放下心,把圆筒的盖子拔掉了。
然而,圆筒的盖子刚刚拔开,一股淡淡的烟,就从圆筒里升腾出来,我能感觉圆筒里好像在骤然升温,与此同时,我还能嗅到一股刺鼻的气味。
这个时候,我的脑子好像转动的无比之快,把圆筒直接一翻,顿时,一小卷已经开始燃烧的纸,从圆筒里掉落下来。我一脚就踩住了那卷纸,使劲朝沙子里面拧了拧。
“怎么回事?”小毛这一次也迷茫了。
“圆筒里有黄磷。”我弯下腰,把还在冒烟的圆筒按到沙子里头。这个圆筒是密封的,但是不知情的人只要打开圆筒,筒里的纸张就会燃烧,瞬间化为灰烬。
我从沙子里把那一小卷纸给取了出来,幸亏我多了个心眼,反应也够快,纸张的边缘已经烧焦了,但只被烧掉了很小一部分。
纸张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看着是一张纸,但其实有三层,中间的一层写好字以后,前后各蒙上一层纸,一面涂蜡一面涂油。这可以保证纸张在受到表面破坏的情况下,还能将字迹保存。三合纸不怕风吹日晒雨淋,即便暴露在空气中,也可以保存很长很长时间,然而,因为加工原料的原因,它最怕火,燃烧的速度非常快。
这种制纸的方法,早已经失传,但这样的三合纸,是以前的人在必要的时候才会用的。
密封的钢制圆筒很完美的把这卷纸保存了下来,蜡和油也避免了纸张见风氧化。在我打开这一小卷纸张时,小毛就有意的朝旁边退了几步。其实我没有避讳他的意思,因为整个挖掘过程,小毛都参与了,也没什么可瞒的。但他懂规矩,所以有意不去看纸张上的文字。
这一小片纸上的文字,用的一水楷书,这是唐代流行的字体,从中央到地方,看见有文字的地方,基本都是楷书。就这么一个细节,再根据之前我们发现的线索,就可以认定,这支商队,连同商队携带的所有东西,全部是从唐代遗留至今的。
纸上的字不多,我反复看了几遍,大概意思已经明了。
小毛的判断非常准确,这支二十六人的商队,真的是由千牛卫的兵员乔装组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