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一部古书(4/5)
象雄使者的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他让李旦相信,如果有一天李旦驾崩了,那么只要能找到大千世界,那么,李旦还可以再活过来。
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强烈的吸引。
李旦相信了象雄使者,不过,他还得找一个人商量商量,那个人就是李旦的儿子,李隆基,也就是唐明皇。
李旦能够重新复辟登基,很大程度上都是李隆基的功劳。年轻的李隆基英武过人,胸有大略,相比李旦,他更能胜任唐帝国的统治者的位置。李旦也有自知之明,所以遇到这种事情,自然而然会跟李隆基商议。
象雄使者有办法说服李旦,也就有办法说服李隆基。事实就是如此,不仅李旦相信象雄使者,李隆基最后也相信了象雄使者。
这两个唐帝国名义上和实际意义上的统治者,其实对于大千世界的诉求各不相同。李旦想的是,可以重生,多活一世,而李隆基图谋的,是古今帝王都未曾开创过的十万里疆域,盛世皇朝。
李旦是个实心眼,和象雄使者谈妥了之后,就准备着手进行合作。但李隆基谋虑的比较多,他始终觉得,暗地里跟象雄进行合作,可能会激化与吐蕃的关系。而且,大唐和象雄联手,最后获取的土地疆域不管有多大,总要分给象雄一半儿。
为此,李隆基留了一手,从象雄人那里套取了一些绝密信息之后,就对象雄若即若离,然后独自进行对大千世界的寻找。
大千世界能不能找到,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李旦已经早早的做好了准备,在开始正式寻找大千世界的那一年,也就是公元712年,把皇位让给了李隆基,自己做起了太上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