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八股(3/5)
“那个......”曹天看看我们三个人,可能觉得说话不太方便,单独把我叫到外面,贴着我的耳朵说:“你得下去看看了,有人来踢盘。”
“踢盘?”我楞了一下,不过很快就明白了曹天的意思。曹天的年龄不算很大,三十五六岁的样子,但是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着陆放顶,耳濡目染,从根子上来说,他其实算是一个思想比较老派的古行人,一直到现在为止,曹天满嘴都是古行里的行话切口。
在古行里,摊位,店铺,统称为盘子,切口里说扎盘,意思就是准备摆摊,或者开店,踢盘的意思,则是有人过来捣乱。
我还没有见到来踢盘的人,不过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可能情况有些棘手。现在公司的事儿是原四海出面张罗的,一般的事务,都由他支脸。除非遇到了什么他自己决断不了的事,才会跟我商量,毕竟我们几个人扎盘的提议,是我先提出来的,算是大股东。
“踢盘的人是谁,知道吗?”
“知道。”曹天的面色有点凝重,朝楼下看了看,小声说道:“八股里头的人。”
一听曹天的话,就印证了我的想法,难怪原四海让曹天过来喊我,这次踢盘的人,他可能真的应付不了。
曹天说的八股,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当年在华阳邮电局混的那帮人,是七孔桥市场的根底,因为环境慢慢活泛了,所以一些正常的交易不用再偷偷摸摸,很多人都渴望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地方,条件好一些,不受风吹日晒。而且摊位店铺固定,也方便货物的流通。
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七孔桥市场的雏形应运而生。据说,市场在投建的时候,还有上头的投资。因为混在老邮电局的那一大帮人里面,不仅仅有做古玩的,还有集邮的,玩盆景根雕的,各种民间将要失传的手工艺品的,反正林林总总五花八门。这种综合性的市场带有很浓厚的文化色彩,上头认为是好事,再加上市场建成后,在租金和税收两个方面都会产生效益,所以才会投资。
但是等市场建了一小半,投资方突然就撤资了,据说,有人给投资方提了醒,华阳那几年比较乱,治安不太好,百分之七十的案件都是老邮电局那帮人相互争斗火拼产生的,如果让这帮人进了市场,肯定会有不好的负面效应。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