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格尔芬回信,诸皇子请缨(4/5)
结果这一忠心耿耿,可不就发现大状况了?
徐闻与附近府县没有德里鸭噶,但富商豪绅间悄然流行一种名为福寿膏的东西。其外形与用法虽与太子信中所言的德里鸭噶迥异,却同样使人飘飘欲仙,一旦成瘾,终日离之不得。
此大隐患,他一发现还不赶紧写了折子,使人八百里加急送回来?
都没按例转呈府台,由知府大人仔细验看过再代行转交。
好在他顶着索额图长子、太子堂舅的名头,知府也不敢在这末节上挑剔。否则前脚密折到,后脚参他的折子也到啦。
当然这些都是末节。
重点是康熙父子等这份折子已久,对灭国缘由之一的鸦片也分外重视。
知悉拿东西确实如胤祄心声透露的那样,已经裹着福寿膏的外衣,悄然在沿海流行开来后,康熙气得砸了手中茶盏。
知道自家汗阿玛史上数度中风,连宾天恐也与此有关,胤礽哪儿还敢让他动气?
赶紧仔细劝慰着:“汗阿玛息怒,亡羊补牢还为时未晚,更何况咱们羊还在圈里?托小辅星的福,咱们都已经早早知道毒瘤所在,拔除自非难事。”
都是听过小十八心声的人,那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康熙可还没忘呢。也没忘雍乾嘉三代都有禁烟举措,但还是越禁越多,最终成为灭国之因。
明晃晃的例子在,康熙哪敢松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