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不愧是大清第一也是最后一个太子爷(3/5)
不是,你小子有问过孤的意见么?就不怕……
胤祄软乎乎的往他身边一靠,拖着长声喊了声二哥。然后,太子就原地投降,认认真真总结起这个小报纸的大作用来。
通俗易懂,传播快,能导向甚至操纵舆情。
让百姓更能理解朝廷的各种政策。
同时优点也是缺点,要对报道内容详细审核、把控,最大程度杜绝夹带。否则掌握在别有用心的人手里,也会对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毕竟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谣言都已经这么可怕了,更别说刊登在大清报、面对京城甚至全国的内容了。
条条款款,胤祄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太子都说了个清楚明白。
有条不紊。
看得胤祄惊呆:[好家伙,不愧是大清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太子爷。康熙爸爸穷半生精力,亲自教养出来的完美接班人。]
[让许多人唏嘘不已,就算欣赏四哥,也忍不住想太子二哥顺利继承后大清会是如何盛世的存在。首先太子地位稳固,就不会斗那么狠。八哥九哥不会被改昵称,十哥跟十四哥不会被圈禁。]
[四哥掌刑狱,保准铁面无私,任何贪官污吏在他面前都无所遁形。十三哥内政一把好手,八哥若是去了理藩院……]
[三哥能把古今图书集成修得更好,九哥若是能给大清赚银子,太子二哥估计就再也不缺军费了。大哥二哥斗得狠,大哥未必会得重用,但十四哥应该能一展所长。只要不把他叫回来,清准之战就能提前几十年打完,用不着乾隆把西域变新疆再度添在中原版图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