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贤士厅前诉来意,狄泉月下追贯忠(2/5)
于是,狄泉开口道,“我这山上天天官兵征剿,百姓留下,担惊受怕,不过先生放心,我已有一好去处想到,昔日我祖上与范文正公有莫逆之交,如今我修书一封,派人引领众人去投奔范氏义庄,妥善安置,并出资白银三万两捐赠义庄开垦田地,你看如何?”
许贯忠微微点头,狄泉的这个想法还真的有可行性,不错。
“诸位乡亲,我知你等都是老实人,不愿在山上担惊受怕,我愿出资,派人引领你等前往吴县入范氏义庄之下耕作,你等意下如何?”
狄泉话音刚落,这些人“噼里啪啦”的就跪倒一片,正赶上山上把粮米等物都送下来了,这些老百姓只觉得自己吃了人家的马匹,人家不但不怪罪他们,还给他们粮米,给他们找容身之所。
这已经是救命之恩,再生之德了!
“多谢恩公,多谢恩公!”
其中几个领头的男子跪地磕头,砰砰作响。
“男儿膝下有黄金,请起!”
狄泉把那几个领头的人扶起来,其中一条大汉抱拳道:“恩公,来生再世,我等结草衔环,必报大恩!”
“哪里话,刘先主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此为举手之劳,速速前来领粥汤粮米,饱餐一顿,歇息好了,我便派人引你们前往吴县!”
狄泉说罢,便以焦德亮脊背为案,写了一封书信,叫来“美髯公”朱仝与“活闪婆”王定六来,交与他们二人。
而狄泉又岂会知道正是此人,日后将救他于水火之中!
狄泉嘱咐道:“朱都头乃是侠义心肠,叫你前去,一来你处事得体,仪表不俗,去见范家之人,必然成事,二来,这一路上怕有危险,百姓手无寸铁,无人庇佑,你随路保护,有王定六相随,他腿脚迅速,往来寻探,应当无事。”
朱仝点了点头,“此乃我辈侠义之事,义不容辞,寨主所为,深得我心!”
“我梁山要替天行道,自然要以民为本,只可惜如今我等力有不足,仍不能为天下百姓做些大事,一路小心!”
狄泉这边安排下了事情,转过身来又来看那许贯忠,请许贯忠上山一叙。
这许贯忠正在和“青面兽”杨志谈论些旧事,杨志说这许贯忠来头不小,乃是许真君的后人。
继续阅读
许真君,便是晋朝着名道士许逊,道教净明派祖师,与张道陵、葛玄、萨守坚并称道教四大天师。
《水浒传》原着里面,开头洪太尉去江西的龙虎山去找那一代的张天师,这许贯忠的祖宗是和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平起平坐的人。
通常这种人才都是难逃宋江的手掌心,毕竟秦明、卢俊义、徐宁、李应等人就是因为被宋江看上才被害上了梁山,但宋江却没请动这许贯忠,人家根本就不鸟他宋江。
听了杨志怎么一说,狄泉心说这许贯忠的实力在原着里面虽然没有什么正式的展现,但是通过他的描写,也看得出来是人之龙凤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