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定大局(3/5)
藩王们不敢有任何的动作,不少的文臣这就把目光放在了一众公、侯、伯爵的身上。
刚才王承恩所念的圣旨中可是说了,不仅藩王,接下来就是这些勋贵也一样在被整治之中的。
大家的目光看去,发现所有的勋贵此时都低着头,无人发一言之态。
尤其是定国公朱允祯,这位可是中山王徐达的后人,一门两国公,那是何等的风光。
遗憾的是,现在已经不是两国公了,老魏国公徐弘基已经病死在了应天府,其子现在成为了魏伯爵,风光不再。
没有了往日的威风之下,朱允祯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那就必须要低调。尤其是面对的是朱常武,这位可是刀劈过成国公朱纯臣的存在,那能劈了对方,为何就不能劈了自己?
说起来,朱允祯是比朱纯臣要强上许多,历史之中,李自成杀入北京城的时候,他也曾反抗过,然后死于战乱。这一世因为朱常武的出现,他的命运同样被改变,但并不能说明他就干净了。
延续了两百多年的定国公府,同样不知道做出了多少天怒人怨的事情,如果一定要追查,一定要针对的话,同样得不到什么好果子吃。
深知这一点的朱允祯,当然就不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没有看到鲁王朱以海现在是什么样的惨状吗?
“来人,剥去鲁王王位,将朱以海押入大牢,仔细审问。”龙椅上的崇祯,坐在那里等了好一会,发现满朝近三百的文武勋贵,此时却是无人一站出来发表意见,更不要提什么反对之声了,不由心中就是大爽。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想他以前,每一次决定这种大事的时候,面对的无不是大臣们的反对之声,最终很多想要推行的事情也就不得不一了了知。
今天,有了朱常武在,他完全成为了一个看戏之人。只是可惜,并不精彩,似乎朱常武从椅子上站起的那一刻,便已经呈了压倒性的优势,在无一人敢于与之对峙了。
无人说话,便等于是默认。跟着王承恩又拿出了一道奏书,开始大声念了起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