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以黑龙永镇儒家(1/1)
孔融脸色苍白,颤抖着身子,手指着张辽半天说不出话来。 “暴秦,暴政,暴君,秦二世而亡,皆为定数。 如今重铸,又行如此暴举,早晚自有天收!” 张辽闻言,脸色阴沉。 这时,郑和满脸杀意的道:“将孔家十族尽诛之,三族,太便宜了孔家。 另,将鲁县境内所有的孔家坟全部给本将踏平。 所有的塑像全部烧毁。 焚书坑儒由孔家和一等儒生开始。 将鲁县境内所有关于儒家之人,十族全部带到城外。 书皆焚,儒皆坑,用战马将其坑踏严实。” 百姓闻言,没有恐惧,唯有兴奋。 “大秦万年。” 嘶吼过后,立即有人站了出来道:“将军,我等皆为细侬,挖坑熟悉的很。 不劳将军下令,我等立即比自行带着工具前往城外挖坑。 一举葬下孔家和儒生。 由鲁县生,自鲁县灭,这是孔儒的宿命。” “竖子,尔敢?” 看着恼羞成怒的孔融,张辽淡淡的道:“来人,将他的嘴堵上,重新搜集十族之人。 孔家与众不同,自然不能与常人同异。 十族皆诛之,才能配的上孔家的身份和地位。” 孔融刚想开口,旁边士兵一个大逼兜就呼在他脸上。 “闭嘴吧你。” 说完,一脸嫌弃的将地上的黑布重新堵在他的嘴中。 瞬间,孔融气急攻心,咽喉一甜,鲜血缓缓将黑布染红。 人直接朝后倒了下去。 张辽看着这一幕,没有理会,而是看着百姓快速的跑回家中,拿出各种工具,直接朝着城外跑去。 不由的感叹道:“这鲁县看来是苦孔家以久矣。” 随后朝着郑和道:“十族怎么区分?” 郑和皱着眉头思索片刻道:“在九族上,加上认识的人皆杀之即可。 反正他们认识的也全是儒生和世家大族。 这对于百姓一点影响也没有。” 张辽闻言,有些无语,还有这操作? 随即下令道:“一个时辰内,将孔家十族皆绑了押往城外,另全城搜集关于儒学的一切,包括书籍,儒衣,雕像等。” “诺。” 待人走后,张辽叹气道:“三宝,你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多此一举了?” 郑和挥了挥手道:“无碍,我一介阉人,能得公子器重,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公子不方便做的,由我来做,这就是报答公子最好的方法。” 张辽苦笑的摇了摇头。 对于郑和他是敬佩的。 这种事,换成他,还真的不敢如此做。 不为他考虑,还是得为他后裔考虑。 经此一役后,儒家会由明转暗。 会让人防不胜防。 在他这一代人自己不怕。 但他的后世如何,他不敢保证。 另外,只要秦凡的后代,依旧以法治国。 自然是不需要担心儒家死灰复燃。 但藏在深处的敌人才是最为可怕的。 一旦出击,那绝对是一击必杀。 想到此,张辽眸中掠过一抹肃然道:“三宝,你乃大秦水军大都督,不能就这样了结自己的一生。 如不嫌弃的话,未来我会过继一子给你。” 对于张辽的心意,郑和自然领情。 “此事,以后再谈,你连媳妇都没一个,你怎么敢许诺的啊?” 顿时,张辽语塞,这天还能不能聊了? 一个时辰后。 看到百姓挖好的巨坑,张辽内心一颤。 福至心灵道:“这可是埋下一个时代的辉煌啊。” 听到张辽的感叹,郑和眼中闪过一抹惋惜。 “任何辉煌的时代,都经不起子孙后代的挥霍。 我现在算是明白,公子保留太行山学院的目的何在了。 远离帝都,让人抽不上手。 朝廷养龙计划和培养人才基地。 未来的储君都不可能在帝都中诞生。 而只会在太行山诞生。 一旦放弃太行山。 等于是放弃了争储的机会了。” 闻言,张辽眸子中闪过一抹肯定道:“三宝,以公子的想法,未来很多事都会被他限制。 如同限制士族和世家的诞生一样。 但他这是为了帝国长远的打算。 世家的危害,你我心知肚明。 这是腐朽的开端。 而公子早就说过,未来军政分离。 设立明暗监督天下官员。 但从未提过皇权,我估计,这一代人他是不可能限制自己。 但对于后代,可不会任由胡来。” 郑和眉头一皱,按理说,秦凡的想法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超越了许多人,这样的可能性挺大。 “这是公子的事,我们少管,一律照做即可。 这些年来,公子的策略从来都是效果超乎所有人的预测。 只需要无脑遵从即可。 当下之急,是得处理孔家的这些人。” 张辽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随即脸色一凝,转身开口道:“将孔家十族与儒生全部推进巨坑中,今日有幸,我等将新手埋下一个时代。” “诺。” 一张张惊慌失措,充满恐惧的脸庞。 他们此时多想呐喊,但一切都是徒劳,嘴中的破布限制了他们开口的能力。 随着无数的人被推入坑中,一股绝望笼罩在他们的头上。 一个个用充满着仇恨看着巨坑上站着的失。 仿佛,要将他们刻入灵魂中。 半个时辰后,看着坑中密密麻麻的人头,还有堆积如山的竹简。 张辽拿过士兵手中的火把,一举丢入书籍中。 蹲下象征性的拿起一把土丢进坑中。 “诸位乡亲父老,随本将一同葬下一个旧时代,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大秦万年。” 嘶喊过后,随着百姓的接力,巨坑早已被填平。 张辽下令道:“将所有的土回填,用战马踏平。 令工匠以钢筋水泥砖块在这片区域筑一个祭坛, 在此筑一头黑龙,九玄鸟,左右各99个兵马俑。 黑龙居高,玄鸟居中,左右以大秦锐士为模板,筑99个兵马俑,在坑杀的正中央筑一个儒生跪像,永世镇压儒家。” “诺。” 郑和笑着道:“或许这里未来会成为帝国的一个景点也说不定。” 张辽闻言,笑了笑,这命令或许会成为他未来的催命符。 但郑和都如此做了,他岂能无动于衷,将所有人的责任全部推托于他? 至于子孙后代,郑和说的对。 一个单身狗,想的太长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