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扶桑情报,紧急军情(4/5)
郑芝奇回应后,继续道:“扶桑的火器具体来源不清楚,但据扶桑的记载是……嘉靖二十二年,
到了万历八年的时候,西班牙和葡萄牙把大量的火器和火药运到扶桑,扶桑将制造的火铳称之为铁炮,实际上就是我们用的火神枪,
主要战术则是外围是手持火铳的火枪队,中间则是弓箭手,后面则是步兵、骑兵。
除了铁炮之外,扶桑还加以改制,制造出了一种名为‘抱式大筒’的火器,它的口径小点的大概在一寸……三十毫米,粗一点的在八十毫米,
以扳机作为击发装置,重量较轻,单人即可操作使用,使用的时候扛在肩膀上,扣动扳机即可激发。
而且这种‘抱式大筒’不仅可以装铅石,还可以装特制箭矢,
但因为制造工艺落后和成本太高,这种东西并没有大量装备,只是用来攻城和装在战船上,
有效射程在一百二十米,能击穿木盾,两百米外除非直接击中头部等致命部位,否则就没有太大危险。
随着口径的增加,他们就将这种大筒装在了木轮车上,大大增加了机动性,野战和攻城都十分好用,有效射程在两百三十米左右,但精准性极差。”
我去……
崇祯脸色有些古怪,按照郑芝奇的描述,这抱式大筒妥妥的后世的火箭筒和霰弹枪的既视感。
这玩意若是大明军士人手一架,那战力绝对全球第一,谁不服气直接赏他十万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