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1章 废除海禁,重开海运(2/5)
所以说嘉靖朝的倭寇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海禁被迫入海的沿海百姓。
在这种反抗之下,走私泛滥,甚至出现了武装走私,嘉靖年间最大的走私头目汪直拥众数十万,先称海靖王,后称徽王,最后竟然在南海称孤,足可见其嚣张了。
到了穆宗时期,认识到了‘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于是在隆庆元年宣布废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将走私变成了合法。
可朝廷只开了福建月港一个港口,其他港口依旧是封锁的,但这已经给了沿海百姓一条活路了。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万历后期,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的殖民活动频繁,严重威胁这大明东南海域的安全,且大量白银的输入让百姓们所交的商税比以往更多了。
于是万历皇帝再次下令封锁月港,禁止百姓出海贸易,外商也只能通过广州十三行做买卖。
皇帝登基之前走私依旧盛行,甚至是官商勾结、海盗勾结。
可皇帝登基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废掉魏党,又在龙井关围杀了建奴和蒙古联军,掌控了绝对的兵权,走私低调了许多。
但到了崇祯二年,皇帝先是整顿吏治,后又诏安了郑芝龙的船队,组建了南海水师舰队,而后横扫南海十八芝海盗,走私几乎在同一时间消失地殆尽。
走私虽然能赚大笔银子,但皇帝也是真敢杀,十八芝海盗只要是被抓到了,不问原由直接砍了,那叫一个人头滚滚。
崇祯三年的宁远招商大会、四年的驱逐驻守濠镜的葡萄牙、以及来宁远互市后看到的数座码头,他们都很清楚,重开海运是要等一个时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