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4章 离大谱的想法,新的办法(2/5)
可弊端更是明显,一是黄河在开封段距离淮河足足七八百里地,曲曲折折的算下来接近千里,这又是一条新的运河。
嗯……也不算是新运河,因为可以借助现有的流入淮河的支流,诸如涡河、惠济河、贾鲁河等河道,但肯定得挖深、加宽。
为了一条一千五百里的运河,再修建一条一千里的运河来补足,纯粹是多余之举。
但从缓解黄河的决堤造成的大面积的伤亡和损失来看,挖运河的费用倒也能承担,而且还很不错。
问题是黄河之所以屡屡决堤是因为泥沙太多,淮河本就容易泛滥,泥沙再进入淮河,那整个淮河就会堵死了。
从淮河到长江的瓦埠湖、巢湖都会有泥沙淤积,长江也是如此,到时候瓦埠湖和巢湖内泥沙淤积势必会导致水位上涨、水域面积增大,侵吞周边良田。
从这一方面来说完全就是得不偿失了。
黄道周的这一做法还不如采用低洼处蜿蜒北上呢,虽然距离长了一些,但胜在稳妥。
龙椅上的崇祯心中也是叹了口气,如果现在能有后世的混凝土、烧砖等等技术,从开封到淮河一带的运河绝对能开挖。
开通的运河平缓,淘沙就简单,弄出来的沙子经过清洗和筛选之后用来配置混凝土、烧砖,清洗下来的可以堆放在低洼处用来填田。
等到淮河的时候,泥沙就所剩无几,也是能承受的。
可话又说回来,能搞出混凝土、烧砖等等技术,那就能搞出发电机、交流电,有电就能搞出抽水机,直接按照后南水北调的方法梯度抽水就是了,讨论这么多做什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