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对手的成长(4/5)
另一项技术——磺胺的研究也同样漫长。化学组对新出现的苯家族的各种衍生物表现出极大兴趣,不断发现新的化合物。苏星云为他们设定了两个目标:一是在一种含苯环的红色染料中找到一种抗菌物质,这种物质只有在注入体内后才有效,并在动物体内反应生成杀菌物质。
苏星云的这一指示让实验室的人员忙得不可开交。在这个实验室里,研究人员通过养老鼠、注射链球菌、试药、最后焚毁的试验过程,一次次失败几乎让他们泪流满面,但他们仍然坚持不懈。百浪多息和磺胺的研发耗费了共和国十年时间。工业化生产的抗生素诞生后,所有参与试验的人员都将名垂青史。然而,目前共和国的化工技术基础仍然薄弱,主要问题是人才不足,加之化学学科的历史尚短。
抗生素的研发进展缓慢,共和的战术也随之开始变革。如今,所有的野战军队都开始进行三三制步兵散兵线前进的训练,手榴弹这种武器已成为前线步兵进攻的得力助手。排枪前进的战术已经从共和军中淘汰,匍匐前进射击则成为了新的训练科目。
目前,全国正处于战术变革的前夕。如果和平时期能够再延续一段时间,那么即将爆发的全国性农民起义很可能在初期就被镇压下去。然而,时间已经不允许了。元朝对于连年泛滥、甚至影响国家税收的黄河已经失去了耐心。为了展现其治理天下的决心,并向世人证明元朝的正统性,元朝任命贾鲁为治黄官。贾鲁征召了十五万华北农夫开河治黄,并向共和国采购了大量铁制治河工具。
元朝的这次采购一方面是为了试探共和国的态度。如果共和国愿意出售这批铁器,那么一场战争或许还能通过谈判避免。毕竟,在战争前夕向敌对势力出售战略物资如钢铁,通常被视为不愿开战的信号。如果共和国拒绝出售,元朝则可以通过宣传,指责共和国趁元朝进行利国利民的治河工程时起兵造反,从而凸显其不义之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