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淮北起家(2/5)
对于手下的这些想法,苏星云表示很无奈。他深知自己现在并没有实在的东西能让手下的人相信他能让他们以后过上安定的生活。当然,苏星云也不会说自己是要搞革命推翻清王朝。对于这些下里巴人来说,革命的承诺就像是指着大海说这是自家鱼库一样虚无缥缈。在这个愚昧的时代,发动广大人民的革命工作非常难以启动。苏星云意识到,还是要先搞一个合法的身份才行。
第二天,苏星云身着一套西装,手持文明棍,拎着一个木箱,朝着宿州县县衙走去。他自认为穿着颇具民国小资风情,但角落里传来的假洋鬼子的嘲讽声和一些人在暗处的指指点点让他意识到,自己现在的打扮宛如一只猴子。
来到县衙,苏星云直接给两个看门的衙役递上两根闪闪发光的、二十一世纪工艺加工的银条,说道:“在下海外华人,今日前来有要事拜访贵县县长。”两个衙役掂量了一下手中的白货,咬了一口,立刻点头哈腰地说:“您稍等,我这就去通报。”
不一会儿,一个师爷模样的官员客气地将苏星云请了进去。走进正厅,苏星云看到一个小老头坐在太师椅上,端着茶杯喝茶,苏星云进来时他甚至没有抬头。
苏星云知道这个时期的清朝官员都很能养气,能拖则拖,先让求人办事的人开口,在气势上占上风。但苏星云不是来求人的,而是来恩威并施的。他径直大步走到县太爷面前,这种无礼的举动让旁边的人刚想训斥,苏星云却将木箱放在了茶几上。
宿州赵县令皱着眉头刚要开口说“你”,随即脸色就僵硬了。苏星云带来的木箱不大也不小,一般人看到苏星云并非强壮的身躯轻松地提着这个箱子,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苏星云将箱子放在茶几上,茶几立刻吱吱作响。接着,他打开了箱子,露出金灿灿的黄金,让宿州县令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
继续阅读
苏星云的这个箱子里装有50公斤黄金。当时国际金银比剧烈波动,黄金和白银的兑换率已经达到1:20,而且银价还在下跌。而清末一两为50克,苏星云此时甩出的黄金相当于两万两白银,而且是现货。这个手笔可谓十分大方。
苏星云转身坐到客座上,悠闲地品着茶。片刻后,宿州县令赵县令开口道:“阁下究竟是谁?来找本官有何贵干?”金钱攻势奏效,苏星云悠然说道:“在下幼年在安徽成长,少年时出海继承了父母的家产,离乡八载,如今想回国置办些资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