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镜湖之变,蜃楼出海(1/5)
伏念返回小圣贤庄,就看到师叔荀子正负手而立,等着自己。
“师叔。”
伏念上前,荀子道:“随我走走吧。”
伏念跟在荀子身边,走向荀子位于后山竹林的茅屋。
因为韩非、李斯以法家行事,儒家弟子对这两个叛徒十分不满,荀子便也搬离小圣贤庄内,离群独居。
“你想要振兴儒家,我不反对。”
“但始皇帝性格坚韧,脾气急切,法家受他喜欢是因为法家做事同样急功近利,儒家所学所行恰恰与之相反,仁之一字见效最慢。”
“我年轻时离经叛道,对儒家学问多有不满,这些年儒家分裂,亦是因大家对仁理解不同。”
“我认为人性本恶,故而仁需要教导,更需要以法为辅,压制人性之恶,如此才能顺利推行仁政。”
“韩非与李斯皆是天资聪颖之人,他们重法轻儒,儒家弟子入了朝堂,必定会步履维艰,甚至会招到始皇帝的厌恶,这对儒学来说未必是好事。”
荀子语重心长,他看得到伏念为了振兴儒家付出的无限心血,正因如此,他才希望伏念能够等一等。
伏念道:“师叔,你说的不错,但帝国不可能永远以法行事,长公子扶苏性情仁厚,儒家今时今日或许在朝堂上步履维艰,但他日必能一展所长!”
荀子倒是没有想到伏念押注的是长公子扶苏。
长公子扶苏身具楚人血脉,日后继位,必然要专注于弥合六国之民间的矛盾,这的确是儒家最适合一展身手的机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