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小青蛟的性格(4/5)
在此时刻,张帅丹田中道德经再次浮现,金色大字再次映出。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这句话直接点出了赤子之心的核心 ——深厚的道德修养如同初生的婴儿一般纯净无瑕。
解释:在这里,老子用“赤子”(即初生的婴儿)来比喻具有深厚道德修养的人。赤子之心,指的是那种没有世俗杂念和私欲,内心纯真、善良、自然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人性中最本真、最美好的部分,也是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
赤子之心的特征
纯真无邪:赤子之心如同初生的婴儿,没有受到后天世俗的污染,内心纯真无邪,没有丝毫的伪装和做作。
善良纯朴:赤子之心充满了善良和纯朴,他们对待世界和他人都怀着一颗真诚和善良的心,没有恶意和欺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