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严重影响(3/5)
或许会有一个情感脆弱,又不愿顶真之徒,在学生们震天价的喊叫声中失理智,向孔圣鞠三个躬的可能性虽少,但仍需小心提防。
也因此这帮少年虽然表面上没有实际动作,但用言传教化作为,只因终有交代的一天,可以任事不成也能辩称并非视而不见的借口存在风险。
因为这样的一番工作,总归会有汇报和总结的时候。
这群学生的学业水平高低不一,但他们分辨人物的能力却不容小觑。
当他们明白县衙的差役们,确实是像之前接近孔子牌位的那个先驱所说的一样,根本无法对付这帮读书之人时,即便是之前内心摇摆不定的人也不由自主地有了极大的信心。
一时间,学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他们喊出的声音也越来越激昂。
起初,当他们在县考院门口聚集时,喊的是 ** 的名称——既又不敢公然指向锦衣卫这样的官方,又避免说出他们心中的 ** 全民的考量。
尽管人人都知道他们所指的正是指挥使徐允恭的名字,但他们真正不敢说出来。
一方面,锦衣卫的指挥使是深受皇权追捧的人物,在官品级别达到了足以在朝堂撑起一面旗帜的三品之高位;另一方面,对于这批学生而言,北部的巡抚司及其臭名昭着的诏狱究竟有多么的凶险严酷,都是他们深刻的体验。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王朝的早期,随着顶层权力交替之际,面对着直白的利益 ** ,总是有人选择孤注一掷,冒险尝试。
而早期王朝在这样的利益缺口,为那些未能与自身官阶相称的人来说,提供了无尽的机会。
这些人可能短期内凭借着职务获得了许多收益,但最终却逃不过败落的命运。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斩 ** 之王的朱元璋也绝对不会对这些人施加怜悯。
每一个 ** 通常都有其背后错综复杂、庞大的利益链条,在缺乏这类关系网的情况下,大规模的 ** 不可能成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