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香皂和海贸(4/5)
后保乡军占据裴山县后,大肆搜刮官绅,这赵元基十分果决,还没等兵勇上门拜访,便自行献上八成财产,名曰犒军。
徐晋很是满意,亦对其投桃报李。
不仅令此人继续运营海贸事项,并赐了个“千户”的名头,赵家的两个儿子也被吸纳到军中当两个吏员。
而随后的日子里,赵元基亦兢兢业业,并无异心。
通过赵家在海上的路子,为保乡军搞来了许多诸如“硫磺”.“硝土”.“铁锭”之类的紧俏货。
“赵千户,如今海贸的怎样,利润几何?”
听到大将军问话,赵元基连忙道:
“回大将军,小的手下商队约有三百来号人,大小船十五艘。”
“主要靠倒卖物资和走私茶.丝.盐.皂这四样盈利,尤其是后两样。”
徐晋点了点头,这盐场每年产出不少,仅靠陆路运输已经很难消化,并且运费成本极高。
因此,其中有六七成都是靠通过海运走私到两京等地。
“南澳雪盐”这个商品已经在内地站稳了脚跟,其鲜美洁白.入口没有一点苦涩,已赢得大明达官贵人.豪绅富商们的青睐。
徐晋深知广告的重要性,于是便将此商品好好的包装了一番。
如今的雪盐用上好的宣纸包着,每包重约二斤,宣纸外用雕版印着各式花鸟鱼虫等山水画和历代文豪的诗句,十分精美。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又以红绳将其呈十字状缠绕,打上一个蝴蝶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