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三段论(3/5)
“事实是,我却并不善于经商,但是两个前提,齐人擅长经商与我是齐人,这两点却又确实是事实。”
“请问先生,为何正确的条件却又推导出错误的结论呢?”
相夫氏目光灼灼的盯着伍兴,显然,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他多时。
伍兴略一沉吟,便在纷繁复杂的思绪中捕捉到了那缕清晰的答案之光。
伍兴的心中甚至涌起无尽的感动。
这是对三段论演绎法的思考啊!
那些能够最早洞察并创造出如此精妙思考方法的先贤们,定是历经了无数次的困惑、挣扎与顿悟,才最终跨越了逻辑的鸿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此时的相夫氏,正是这样一个前行者。
于是,伍兴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
“在这个逻辑推理的链条中,谬误之所以产生,根源在于两个前提之间缺乏必要的统一性。”
“正如我们所见,齐人擅长经商这一表述,实则是指齐人群体中擅长此道者众多,而非指个体无一例外。因此,当我们将这一群体特性直接应用于个体——即您作为齐人之一时,便构成了逻辑上的偷换概念。”
相夫氏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了,但眼中却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伍兴见状,继续深入剖析。
“简而言之,两个前提在逻辑上必须保持一致性,才能确保结论的准确无误。齐人擅长经商的普遍性,并不能直接推导出您个人也必然擅长经商的特殊性。这种逻辑上的不严谨,正是导致结论错误的根源所在。”
随着伍兴的讲解,相夫氏的脸上逐渐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