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孤篇冠全唐!(1/5)
这首《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于神龙年间所作。
我们的着名学者、诗人、革命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
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
“一词”便指的是南宋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岳飞所做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而这一首“孤篇”指的正是唐朝诗人张若虚所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千年来备受无数学者、诗人所推崇,其中的深邃意境令人心驰神往。
孔三水双手颤抖,毛笔在手中剧烈颤动,仿佛重逾千斤。
诗作一开篇便直截了当,勾勒出一副春江月夜的壮美场面:江海大潮,明月潮生,寥寥数字,便也道出了月自海面缓缓升起的景象。
江水幽幽,明月洒在花海之间就像月光下春花灿烂如繁星点点。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孔三水面色复杂地反复吟诵着这一句诗,就像孩童的玩具,爱不释手的反复咀嚼着。
江边是什么人最初看见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什么时候最初照耀着人们?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十四个字,浓浓的家妇与游子的互相思念之情扑面而来。
《春江花月夜》表面抒写了一副江海夜色落花之景,但内里哲理十足,它超越了其他诗作咏物伤悲、寄情山水的诗作。寓景于情,借托落花山水,讴歌人世间的爱情,游子的别离,思妇的伤感,深层次地对人生至理、宇宙奥秘的探索进行思考。
孔三水深吸一口气,出声道:“好一首《春江花月夜》。三十六句诗,可将它们分为九段,每段都像是一首独立的七言绝句。你们品,细品...”
文渊阁一位老者拍案而起,丝毫不顾起身太快被矮几撕裂的衣衫。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